跃龙街道基层治理提质增效惠民生
【城事亮点】
本报讯(记者何飞燕通讯员应姗真)近日,塔山社区“悦动金秋季,环保你我行”邻里活动夜市热闹开街,志愿者们化身活动主力军,为夜市注入满满活力。从提前布置环保主题摊位、张贴垃圾分类宣传海报,到宣传讲解防诈知识、维护现场秩序,再到及时清理现场杂物,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成为夜市里最亮眼的“志愿红”,也成为邻里节中最动人的风景线。
近年来,跃龙街道始终坚持以服务居民为中心,积极构建党建引领下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通过系统推进社区干部队伍、小区自治队伍、志愿服务队伍“三支队伍”建设,不断夯实组织基础、优化服务模式、提升治理效能,切实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从专干到全科,跃龙街道通过建立健全社工成长通道与培养机制,实施分层次、分梯度、分时段培育计划,进一步明确社区工作定位与目标,持续推进社区干部队伍综合能力提升。各社区积极拓展“党建+基层治理”新路径,依托“党支部+党小组+党员+网格员”扁平化管理体系,全力打造“人人全能、亲和力强”的全科社工队伍。银河社区创新推行“红色小推车”网格工作法,以“移动服务站”形式配合网格员深入街巷楼院,累计收集并闭环处理民情诉求127件,涵盖公共设施维护、环境整治、矛盾调解等多类事项。
在凝聚基层合力方面,街道着力搭建多元参与平台,强化小区自治队伍建设。通过挖掘社区能人、引导在职党员编网入格、健全“居业物”协同机制,围绕老旧小区改造、文明创建、楼宇自治等重点事务开展“开放空间”会谈32场,成功解决各类问题895件。兴圃社区以楼道为最小自治单元,推选楼道长担任“民情雷达”和“政策传声筒”,实现12小时诉求响应和政策全覆盖;“红色积分制”则广泛动员流动党员、银辉党员及志愿者参与社区管理,变“群众找干部”为“干部找群众”,有效激发共建共治共享活力。
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同样成效显著。各社区围绕全周期服务目标,全面激发全年龄段居民参与热情,推动小分队向大部队转变,实现社区治理与居民参与双向赋能。目前,已有包括“社区小主任”“美妈帮帮团”“银耀余晖”等在内的5263人次志愿者积极参与社区服务。车河社区“小主任”助力宣传消防安全、反诈知识,发放资料超2000份,“儿童议事厅”开展议事30余次,推动解决适儿化改造等难题186个,逐步构建起多元主体参与、多种方式并存的基层治理模式。
“基层治理的核心在人,关键在队伍。”跃龙街道负责人表示,“我们始终把‘三支队伍’建设作为激活治理效能的重要抓手,通过搭建平台、健全机制、创新方式,让社区干部更专业、自治力量更活跃、志愿队伍更壮大。接下来,街道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持续优化队伍建设模式,让更多居民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共同绘就‘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新画卷,为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