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学堂解锁基层治理新路径
本报讯(记者何飞燕通讯员张莉)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夜幕降临,跃龙街道正学社区正学堂内灯火通明,十多组亲子家庭围坐成圈,家长与孩子手捧经典读本,跟着老师的节奏轻声诵读。这里既是传承优秀文化的固定“课堂”,更是党组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核心“纽带”,书写着文化润心、党群同心的基层治理篇章。
正学堂打造适配全年龄段居民的文化空间,拥有500余册图书,涵盖经典著作、科普读物、生活指南等类别,兼顾儿童的启蒙需求与老人的阅读偏好。同时,投影仪、电子屏等设备一应俱全,为开展各类课程提供支持,无论是播放教学课件、展示实操案例,还是呈现学习素材,都能让不同年龄段的居民清晰观看、轻松理解。
“我跟儿子可是正学堂亲子诵读课的‘老熟人’了,从开课起几乎没落下过。”王女士笑着说,以前总觉得《论语》离我们挺远,没想到跟着老师一句句读、一点点讲,孩子不光能背下来,还能理解其中的意思。
正学堂将“文化传承、民生服务、思想引领”三大功能深度融合,打造成一处既接地气又实用的社区综合服务阵地,通过开设经典诵读、非遗剪纸等常态化课程,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书本走向居民日常;聚焦家长暑期“看护难”等“急难愁盼”,把儿童课堂设为固定服务项目,切实解决生活难题。同时,还依托党组织力量搭建交流平台,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开展思政教育,让道理听得进、入人心,真正成为连接社区与居民的暖心纽带。
“以前社区搞活动,大家参加完就散了。现在正学堂就像‘第二个家’,平时没事也会来坐坐,和邻居聊聊天,跟社区工作人员说说想法。”居民王大伯说道,上次跟社区工作人员提出“增加老年人手机使用课程”的建议,没过多久正学堂就安排上了。
“正学堂的核心是想建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阵地,希望通过这个阵地,让居民感受到被重视、被需要,让大家主动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真正实现‘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治理目标。”正学社区党总支书记泮玉娣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