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宁海新闻网 > 缑乡风情

应群主储吉旺之邀读书(组诗)

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25年09月05日 10:17:40

  潘志光

  应群主储吉旺之邀读书

  今星期天,应群主储吉旺之邀

  在某山树林中读书

  群友们的头埋进字里行间很深

  恐怕有尺余

  我伸手抓来一把风

  摊在手掌上细看

  有秦汉的、有唐宋的、有明清的

  (读时有群友直译成吃饭啊、穿衣啊、房子啊

  也有意译成小桥啊、流水啊、人家啊)

  有现代的、有当代的

  还有外国的

  还有被群友读亮的

  像滚动在芋艿叶子上水珠般的清啼

  ——风里竟还裹着半页没装订的《诗经》

  沾着露湿的墨香

  涧边的几棵树枝粗叶肥

  群友们的头埋进字里行间很深

  张文宽推开企图捞走书香的野蜂

  抬头望见飞机像只清洁球

  把天空擦得清清爽爽

  再也看不见黑乌乌的云蘑菇

  刚要鼓掌,瞅见身边群友把自己

  像秧苗般种进字句

  手在半空犹如两只石头直线落下

  记得去年栀子花盛开后的一个节气

  群友们受群主之邀也在这里读书

  小寺的菩萨没有架子

  忙完了公事

  趁有空时,走过来与我们聊了一阵

  (身后一路有叫不出名字的小花簇拥)

  今天不知能来否?

  背阴处岩壁上几行流着的水

  是老师板书给我讲解

  高处岩缝那棵被雷劈了一半的老槠树

  依旧举着坚实的信仰

  几根枝条合力证明绿色的倔强

  脚边瘦弱的蜗牛背着大包书行走

  我向它投去敬意

  只有小溪步子好快

  头也不回地奔向几十里外的廊桥

  奢侈一把诉说积聚的离愁

  山脚钻井队在挖井

  ——钻头叩问着地下沉睡的古铜色的典故

  今天在树林里读书

  群友们的头埋进字里行间很深

  恐怕有尺余

  涧边的几棵树枝粗叶肥

  眼睛疲劳

  郑国金站起来抓把绿色的鸟鸣揉揉眼睛

  忘了时间像头顶的山雀般飞过去

  忘了肚子饿了

  山寺钟声如钩

  钓起了一个个笨重的身影

  一座座青山走进了一个瓶子

  筷子轻绕着盆子从山溪里刚捕的新鲜的喧闹

  石蟹的螯钳举得像墙上的锦旗

  山葡萄酒的阵阵笑声如村晚的舞姿

  书页里文字逃脱了锈蚀的规则

  酒能助兴

  打油诗打出的油香了餐厅

  窗外飘过一朵朵很有技巧的白云

  一瓣瓣山花飘进来

  储吉旺说,下次群读的时间和地点……

  树林高兴地伸出双臂抱住群友们

  旋转了半个钟头

  涧水大气地流着谦逊的幽蓝

  涧边的几棵树枝粗叶肥

  我举起手机多角度拍了几张照片

  ——镜头里却多了两片不属于这个季节的

  火红的枫叶

  正在给假日读书人鼓掌

  

  泪水流湿了童年

  你不再蘸着月色磨柴刀了

  看不见你用很旧的方言的姿势砍柴的身影

  上街跟着父亲卖柴的日子变成了老照片

  你背着书包屁颠颠地走向学校

  一路上和身体里的小鸟

  糯米糖般地哼着自编的山歌

  屋顶堆满被北风吹落的云絮

  天上没有飞鸟

  你穿着单薄的衣衫

  脚丫踏着冬天

  你背着书包走向学校

  老奶奶坐在锅灶前

  用柴火棒拨动寒冬的民谣

  年轻力壮的北风用力地吹着

  从没有玻璃的窗和门缝

  呜呜地钻进教室

  你的牙齿冻得打架

  矮小的个子

  冻得比北风还尖瘦

  屋檐下,小鸟的喙插在翅膀里

  老师脱下身上的呢制服

  和暖暖的慈爱一起

  披在你身上

  你的泪水涌了出来

  流湿了胸前

  流湿了整个童年

  一天,你在北京的民族饭店

  与外商洽谈一笔大生意

  正处在胶着的状态

  火烧火燎的电话铃声告知你

  老师的名字

  带着故乡黄昏的风远去了

  你忙吩咐夫人和夜色一起

  赶制一套上等呢的中山装

  裹着你的一句话和泪水

  马上送去,马上送去

  

  与文学相遇

  校园花坛旁青桐的落叶拉着红枫的碎金

  飘飞着分行的作品和秋意

  上高中时,著名诗人方牧是你的语文老师

  常把你的作文当作范文

  在课堂上一字一字地拎起来读

  同学们的眼里闪动着晶亮的羡慕

  (一个又一个的三百六十五天过去了

  有人还将晶亮的羡慕

  当作玉坠挂在脖子上

  有人还将晶亮的羡慕看成胸章

  传给孙辈

  他们的做法没有松散的形容词可说)

  老师给你写的《新祥林嫂》

  打上九十九分,再加上十分

  老师的作文评语是火柴

  点燃了你堆在心中的文学干柴

  还让你担任柔石文学社首任社长

  干柴上面又加上了一勺一勺助燃的油

  鸽子专程飞来一声声追问

  当年那簇作文簿上蹦出的火苗的火势

  烧了多少个太阳?烧了多少个月亮?

  九百个?三千个?

  一个甲子多的风雨没有浇灭噼啪声

  文字沸腾了他的人生长河

  

  和外商打交道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

  外商几乎踩着每天的日历

  走进你公司的大门

  你伸出手,他也伸出手

  他给你一个很标准的

  没有半点马虎的微笑

  你给他一个像你名牌产品似的

  带有甜味的微笑和点头

  餐桌上,你敬他酒

  他敬你酒

  你是主人

  让他多吃一点

  有家乡特色的菜

  他的笑声

  像吊灯闪亮地挂着

  记忆不会生锈

  他回国后成为

  宣传你的家乡的流动广告

  中国的月亮

  和外国的月亮一样圆

  供方和购方

  之间有一个像铁轨般长的等号

  鲜花插着的洽谈桌上

  你像军人般

  笔挺地坐着

  地板一尘不染

  集装箱重车驶过

  路两旁的树

  依旧全神贯注地读着天空

  一棵树立在花坛里

  另一棵树也立在花坛里

  (我们的根子要好运般地伸开,扎深

  枝叶与枝叶对话时

  保险柜似的保险不会低人一头)

责任编辑: 张颖    稿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