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宁海新闻网 > 缑乡风情

乡村处暑是烟火田间的温柔

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25年09月05日 10:16:35

  心一

  鸡叫头遍时,天还蒙着层薄纱似的雾。

  王阿婆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脚刚踩进院子,就被风裹了个满怀,不是盛夏那种黏腻的热,是带着稻穗清香的凉,她抬手拢了拢衣襟,笑着念叨:“处暑到了,该晒玉米了。”

  院子角落的老枣树,不知何时落了层浅绿的叶子,阿婆蹲下身,捡了片叶子擦了擦手,抬头望见东边的天际线泛起橘红,光透过枣树的枝丫,在晒谷场上洒下细碎的光斑。

  她赶紧把竹匾搬出来,刚从田里收回的玉米棒还带着潮气,金黄的颗粒裹着薄绒,摊开时满院都是阳光与泥土的味道。

  处暑的稻子已抽齐了穗,沉甸甸地垂着,风一吹就掀起绿浪,偶尔有几只白鹭从稻穗间飞起,翅膀掠过穗尖,惊起细碎的稻花。

  李叔停下脚步,伸手摸了摸稻穗,指腹蹭到饱满的颗粒,笑着对身边的人说:“今年收成错不了,再等半个多月就能割了。”

  话音刚落,远处传来孩童的嬉闹声,几个半大的孩子举着竹竿追蜻蜓,竹竿上还缠着刚摘的狗尾巴草,跑过田埂时,惊得田边的青蛙“扑通”跳进水里,激起一圈涟漪。

  村头的古井边,张婶打了两桶水,先给旁边的菜园浇了浇。园子里的茄子紫得发亮,辣椒挂着红串,最惹眼的是架上的丝瓜,青绿色的瓜身垂下来,有的还顶着嫩黄的花。

  她伸手摘了根嫩丝瓜,又拔了一把小葱,笑着说:“晚上做丝瓜汤,再炒个毛豆,给娃们解解馋。”

  不远处,几个老人坐在老槐树下下棋,棋盘是用粉笔画的,棋子是捡来的石子。

  风穿过槐树叶,把棋子碰撞的“嗒嗒”声吹得很远,偶尔有槐花落下来,落在老人的肩头,他们也不在意,只盯着棋盘,时不时争论几句,笑声混着蝉鸣,成了乡村午后最惬意的背景音。

  傍晚的炊烟比往常升得早。家家户户的烟囱里冒出青灰色的烟,慢悠悠地飘在村子上空,与天边的晚霞缠在一起。

  阿婆在灶台前忙碌,锅里炖着玉米粥,咕嘟咕嘟地冒着泡,香气从锅盖缝里钻出来,飘满了整个屋子。

  院门口,孙子正蹲在地上玩蚂蚁,手里拿着刚从枣树上摘的枣子,时不时咬一口,枣核随手扔在地上,引得几只蚂蚁围过来。

  阿婆喊他进屋吃饭,他应了一声,却舍不得起身,直到阿婆端出一碗拌了白糖的西红柿,他才蹦蹦跳跳地跑过来,捧着碗吃得满脸都是汁。

  夜里的乡村格外静。没有城里的车水马龙,只有风吹过稻田的“沙沙”声,还有墙角蟋蟀的叫声。

  阿婆坐在院子里的竹椅上,手里拿着蒲扇,给孙子扇着风。孙子靠在她怀里,指着天上的星星问:“奶奶,为什么天上的星星变少了呀?”阿婆笑着说:“因为夏天要走啦,秋天要来了。你看,明天咱们就能摘枣子了。”

  孙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眼睛渐渐闭上,呼吸变得均匀。阿婆抬头望着夜空,月亮挂在枣树枝上,清辉洒下来,把院子照得一片亮堂。

  她轻轻摇着蒲扇,心里想着明天要把晒好的玉米收起来,还要去田埂上摘些野菊花,晒干了给城里的女儿寄去。

  乡村的处暑,没有轰轰烈烈的仪式,却藏在每一个平凡的细节里。是晒谷场上的玉米香,是田埂间的欢笑声,是灶台上的烟火气,也是夜里祖孙俩的轻声细语。

  它不像城里的处暑那样含蓄,而是带着泥土的厚重与烟火的温暖,悄悄告诉人们:夏天的故事快要讲完了,但秋天的美好,才刚刚开始。

责任编辑: 张颖    稿源